恍然大悟!孟子嫌妻「坐姿傲慢無禮」大喊休妻 孟母語重心長「瞬間點醒兒子」夫妻和好如初

人與人之間的相處,禮儀相當重要!

「亞聖」是僅次於聖人的存在,有時常聽到孔孟之道,說的就是儒家學說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。孔子自然是人聖了,而亞聖指的就是孟子。

孟子的成就很高,從古至今都被人尊稱為,著名的哲學家、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。在整個儒家學派中,地位也僅次於孔子。

在資料中有古人曾說過,孟子能夠有如此高的成就,離不開他的母親仉氏的辛勤和付出,其實,早在孟母妊娠時就已經開始「胎教」了。

孟子

在古代就有胎教的說法,只是說法不同而已。如,周文王的母親妊娠時,不去看邪惡的事物、有選擇性地聽高雅的聲樂,摒棄靡靡穢聲,說話時更是不說誹謗性的、粗野的、惡毒的言詞。

又如,周成王的母親懷孕期間,站立有樣、坐而不差,獨處時也非常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是否疏於禮儀,即便很生氣的時候,也不會說粗語言論。

周文王

當孟母了解了胎教的重要性後,就進行了相應的工作。在《韓詩外傳》中,就有關於她胎教的一段話:「吾懷妊是子,席不正不坐,割不正不食,胎教之也。」

從這段話中,深深地體現出了「規矩」二字,這兩個字在古代的教育和文化中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,可以說深植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,即便是當今時代,一些有家訓的家庭,也可以看到規矩二字。

孟母

在《三字經》中,記載著兩則有關孟母教導小孟子的故事。如,我們所熟知的「孟母三遷」和「子不學斷機杼」。除此之外,還有一則故事沒有被廣為流傳,但卻很有意義和價值,思想深刻,值得人們細心去了解和體會。

孟子學有所成並成家後,時常看不慣自己的妻子,甚至動了要休妻的念頭,而孟子的妻子便找到了婆婆孟母為其說情。

經過了解才知道了原因,孟子的妻子獨自在家時,箕踞而坐(兩腳張開,兩膝微曲隨意地坐著,類似於八字的形狀,這種坐姿在古代是很無禮和傲慢不敬的)。孟子多次看到她這樣很不高興,而他的妻子卻認為都是自家人,並未做出改變。

孟母找到了孟子說出了下面一席話:「夫禮,將入門,問孰存,所以致敬也。將上堂,聲心揚,所以戒人也。將入戶,視必下,所以恐見人過也。今汝往燕私之處,入戶不有聲,令人袒而在內,踞而視之,是汝非禮也,非婦無禮也。」

白話大意是,如果你要到一個陌生的人家,是不是進門第一件事就要問有沒有人在,這是出乎於禮儀和方便;

另外,如果是恰逢一場莊嚴法事,你是不是要收斂一下自己隨意的舉動和言語呢;

還有,當你進入一個有人的房間時,是不是應該先低著頭走入,以防在對方不察的情況下,直接看到對方的隱私呢;

而今你進入有人的房間而不先出聲,還長時間地直視別人,雖然是在自家活動,但對於你內心所秉持的禮儀,是不是有失啊!所以,不是你的媳婦失了禮儀,而是你不守禮儀。

禮儀

幾十個字進一步詮釋了何為規矩、禮儀,有時感覺禮儀離生活很遠,其實它就在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當中。禮儀是給予對方足夠的尊重,和讓內心保持著一個中立的態度,防止自己有越俎的行為,以免給自己招來不必要的麻煩。

數十個字更說明了一個深層的道理,當你去看別人過失的時候,先回看一下自己是不是先有了過失。而孟子當時的錯誤在於,他除了外在的失禮,還有內心的求過於人,而失了自己內心的獨守於禮。

規矩、禮儀

孟子聽到母親一番話後,深感慚愧。後來,夫婦二人心中芥蒂盡除,相處融洽、和睦如初。在這則故事中,也看到了當下時代很多家庭、夫妻間的矛盾起因,都是從一些小事上發生的。

這些小事可能是對方身上的一個不好習慣,或者說了一句錯話,積少成多、由小而大,慢慢從甜蜜恩愛的二人變成了話不投機半句多,甚至是厭煩對方的狀態,最後形同陌路。

細節

在工作、生活中難免要有接觸和交往,從陌生到熟絡,很多時候有些小事也不那麼在意了,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了,當彼此的心裡失去了應有的距離時,離越俎就不遠了。

所以,為什麼要有「禮儀」,為了朋友的關係越來親密長久、夫妻之間越來越甜蜜和睦、父母子女之間越來越親密無間、自己的生活越來越輕鬆和自由。

由此,也讓人想起將軍儒貝爾曾說過的一句話:「禮儀周全,能息事寧人。」

參考來源:今日頭條

Click to show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