讓張愛玲又愛又恨!母親與丈夫不合「女性罕見提離婚」勇於追求自由 曾輸光女兒錢「61歲走前想見面」卻抱憾離開

很多人只知道知名小說家張愛玲的大名,卻不知其生母黃逸梵也是一位傳奇女子。

她很美:一頭大捲髮,眉梢眼角都是風情。

她對一切新潮事物興緻盎然:學油畫,學唱歌,學做手提袋和皮鞋。

她善交際:與胡適同桌打牌毫不怯懦,做尼赫魯姐姐的秘書也能應對自如。

她一生追尋詩和遠方:61年的生命中,她從28歲開始就一直處在旅行的狀態,

33年間,西方到過倫敦巴黎蘇黎世,下南洋到過香港去過馬來西亞印度新加坡,走遍了大半個地球。

她還是民國時期第一代主動離婚的女子:嫁得門當戶對,但與丈夫並不志同道合,婚姻維持了15年便解體。

就是這樣一個傳奇女子,她熱鬧了半生,到老卻孑然一身、於他鄉孤獨離去。

有道是:生命道場上每一次選擇所對應的得失,到最後,交換的都是人生。

結婚

張愛玲的父親張廷眾(左二),母親黃素瓊(右二)

黃逸梵原來的名字是「黃素瓊」。

她出身於官僚家庭。祖父黃翼升是清末長江七省水師提督,李鴻章的副手,因為有功被授男爵爵位。

父親黃宗炎順利承爵出任廣西鹽法道,掌管一省鹽政,後來任期病故。

1896年,黃逸梵和弟弟黃定柱作為龍鳳雙胞胎遺腹子降臨到這個世界上。

1915年,22歲的黃逸梵,帶著可供張家近三代揮霍的豐厚嫁妝,嫁給了李鴻章的外孫張廷眾(又名「張志沂」)。

常言道,「貧賤夫妻百事哀」,換言之,只要「有錢」,「幸福生活」自然唾手可得。

然而出身顯赫、家底豐厚的張廷眾與黃逸梵,卻背離了這個推論。

問題出在兩人並不契合的性情上。

黃逸梵是新潮女性。

外形上,她作西式打扮,梳當時流行的愛司頭,塗紅蔻丹,旗袍裹住窈窕身姿,風致無限;

思想上,她極度反對「男尊女卑」的傳統觀念,家中傭人有時顯露出這種傾向,她只橫眉一挑:「現在不講這些了,男女平等了,都一樣。」

而張廷眾是舊式遺少。

在張愛玲的印象中,父親是個神態沉鬱的夫子,終日饒室吟詩,背誦一些聽不出是古文、八股範文還是奏摺的東西,滔滔不絕,還一唱三嘆。

還有人說他留辮子頭、流連不當場所、娶姨太太、總是半躺在床上吞雲吐霧。

如此迥異的兩個人結為夫妻,「門當戶對」是外人看到的景緻,「志不同,道不合」才是局中人的煎熬。

這場婚姻的斷裂伏線,就此埋下。

出走

禁錮在樊籠久了,自然會想要呼吸新鮮空氣。

一心嚮往張揚的自由和全新生活的黃逸梵,借小姑張茂淵出國留學之機,以監護人的身份,陪同遠赴歐洲,成為民國時期第一代「主動離婚的女性」。

也就是在這時,她抹去了原來的名字「黃素瓊」,改名為輕盈端雅的「黃逸梵」,昭示出一種破除舊跡、奔向新生的勇氣。

事實上,黃逸梵如願以償,在國外「新」的世界,她過得恣意瀟灑。

她學唱歌,學畫畫,結識的都是當時有名的文人畫士,如徐悲鴻、蔣碧薇等;

她去阿爾卑斯山滑雪,裹著小腳卻比擁有一雙天足的小姑子滑得更快。

她還涉足上流社會的交際場,在印度時曾做過尼赫魯姐姐的社交秘書,著旗袍優雅地穿梭於各國政要之間。

但好時光被張廷眾寄來的一張小照、一首七絕打破:

「才聽律門金甲鳴,又聞塞上鼓鼙聲。書生自愧擁書城,兩字平安報與卿。」

在丈夫的一片相思面前,感念於新婚歡愉時光的黃逸梵,決定回國。

離婚

回國後,黃逸梵擁有了動蕩人生中,最和樂融融、最安穩妥帖的一段居家日子。

後來生命陷入危機的的張廷眾,不再沉迷其中,前往醫院治療。

一家人還搬出了張家老宅,搬進了新式洋房,院子裡有狗、有書、有童話書,而後,一批談吐優雅的文人學士被吸引而來,聚集在一起談詩論道。

黃逸梵還教張愛玲畫畫、彈鋼琴、學英文,希望在女兒身上看到自己未能從小便開始的洋式淑女模樣。

這個階段的一切,被張愛玲稱為「美的巔峰」,她用稚嫩的筆跡畫了三張圖樣,寄給天津的一個玩伴狠狠炫耀了一番。

但,「巔峰」也僅止於此了,再往下,就都是墜落。

很快地,張廷眾舊態復萌,於大煙間吞雲吐霧,於無休止中爭吵打罵,甚至故意不支付生活費,期待在花光黃逸梵的陪嫁之後,讓她失去資本,再無離開的可能。

所有這些,催生了黃逸梵想要徹底逃離的決心。

當然,壓垮他們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,是兩人在子女教育上南轅北轍的主張。

因為受西方教育觀念影響,黃逸梵認為學校的群體生活更健康、更多元,因此堅持要把孩子送進學校接受新式教育。但張廷眾不依,兩人多次爭吵。

黃逸梵實在沒有辦法了,她只能拖到在張愛玲10歲時,把她送到小學四年級插班。

之後,兩人的婚姻也走到了盡頭。

1930年,黃素瓊請外國律師協議離婚,辦手續時,張廷眾繞室徘徊、猶豫不決,黃逸梵卻以一句「我的心意已經像一塊木頭」,明明白白表達了不肯回頭的決絕。

當然,若是回頭看,除開後來的至暗時刻,這段持續了15年的婚姻,最初也曾有過生動時光。

據張愛玲在半自傳體小說《小團圓》所描寫的,張廷眾其實在隱忍地愛著黃逸梵。

比如:

乃德(張廷眾原型)找的房子不好,妻子開口便是責問和抱怨:「這房子怎麼能住?」乃德卻並不氣惱,只寵溺地笑著解釋;

每每吃午飯時,乃德總是一邊繞著方桌兜圈,一邊等待妻子下樓;而妻子,總是難得開口,漸漸地乃德也自覺無趣,飯菜齊備就開吃,吃完了就走。

男人固然心有愛意,但這點情,哪裡經得住貌合神離的損耗?

更何況,女人是如此外放新潮,心上一旦長了翅膀,飛翔的渴望是任誰都遏制不住的。

黃逸梵,成為了民國時期,罕見主動離婚的女子。

母親

寫黃逸梵,女兒張愛玲應該是唯一繞不過去的人物。

作為母親,黃逸梵給張愛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資源,無論是離婚前還是離婚後。

比如,不惜和丈夫張廷眾鬧翻,也要送張愛玲去學校接受新式教育;

比如,離婚後,為了儘可能把所有的錢花在張愛玲的教育上,她拒絕了兒子的投奔;

再有,即便經濟拮据,仍然堅持給張愛玲請五美元(約新台幣150元)一小時的家教。

但在這些之外,她也有自己的「刺蝟」時刻。

當看到張愛玲在家務方面一竅不通,且領悟力極差時,她脫口而出:「我懊悔從前小心看護你的傷寒症,我寧願看你走,也不願看你活著使你自己處處受痛苦。」

當這種近乎詛咒的情緒發洩累積多了,毫無疑問會一點點毀掉母女情。

更何況,還有那件令張愛玲一生都沒有釋懷的「獎學金」事件。

根據考據者從張愛玲自傳體小說《小團圓》、《雷峰塔》、《易經》整理所得,整件事情是這樣的:

張愛玲在香港讀書時,黃逸梵承擔了她的學費,但並沒有解決暑假期間的食宿開銷。

張愛玲體恤媽媽生活不易,就把800元人民幣(約新台幣3400多元)的獎學金上交給了她。

結果,黃逸梵轉頭就在牌桌上輸掉了。不僅如此,她還懷疑這筆「獎學金」是女兒和老師「私通」所得,趁著張愛玲洗澡時闖入浴室,查看她是否還是完璧之身。

這件事,讓張愛玲認為「與她之間結束了」。

在後來稿費掙得足夠多時,張愛玲將二兩小金條拿到黃逸梵面前,客套且疏離地說:「這麼多年花你的錢我一直過意不去。」

面對女兒的決絕,一向以硬朗示人的黃逸梵落下了眼淚:「就算我不過是個待你好過的人,你也不必對我這樣,虎毒不食子。」

黃逸梵的一雙兒女,左張子靜右張愛玲

除開這些帶刺的「傷害」,黃逸梵還在張愛玲幼年時期,給過子女沉痛的記憶,那就是:當她在1924年第一次隨小姑出國時,女兒張愛玲才4歲,兒子張子靜3歲。

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:一個人生命的前6年,是行為模式形成的重要時期,在後來漫長的一生中,她都將依照在這個階段所習得的「經驗」,去應對遇到的一切人和事。

也就是說,在一雙垂髫稚兒需要父母付出無私的情感陪伴,以幫助其培育人格時,黃逸梵作為母親,她缺席了。

私以為,一份生命伊始的親情空白,一次「獎學金」事件,造就了張愛玲的敏感脆弱,以及對於母愛的負面印象。

所以後來,這個天才作家筆下的「母親」,要麼因金錢扭曲靈魂而泯滅親情,

比如《十八春》中的顧母,以及《花凋》裡的鄭夫人等;要麼是病態而墮落的,比如《金鎖記》中的曹七巧,以及《沉香屑 第一爐香》中的梁太太。

晚年

其實,人生啊,如果有盛景,也就不過那麼幾年。

黃逸梵在年輕時,因為出身富貴又繼承了大筆遺產,過足了錦衣玉食的日子,就算遠離故土,出國留學、遊歷,也從不曾虧待過自己,總是帶一兩箱古董出去置換。

豈料到了晚年,情況卻大為不同。

時代動蕩,黃逸梵在巴黎的財產因動亂而全部毀損,手中留存的少量貴重古董,因兌換無門,價值為零。

陷入窘境的她,去了英國,租住在陰冷的地下室,生活環境潮濕陰冷,境況凄涼。

當時,從前往來的老友如徐悲鴻、蔣碧薇等,已經回國做了官,黃逸梵自認落魄便不願上前攀親道故;

而愛人伴侶,要麼是嫌對方年紀大,她懶得展露芳顏,要麼是對方一時興起,寒暄過後無下文。

黃逸梵,熱鬧了半生,到老卻是孑然一身

1957年,黃逸梵病重,寫信給張愛玲,說唯一的願望是見見她。

時年37歲的張愛玲,因自身光景窘迫未能前行,只寄去了100美元(約新台幣3000元)。

1個月後,61歲的黃逸梵於倫敦離去。

回顧黃逸梵這一生,她一直在革除「舊我」,創造「新我」:婚姻不合拍,就賜它「滅亡」;當下太沉悶,就追尋遠方。

這種「前進」的姿態,於不相干的旁人而言,自是一種熱烈而豐富的存在。

但於丈夫和子女,尤其是於她自己,卻是另一番滋味。

倘若在那樁門當戶對的婚姻裡,她能多一點耐心和寬容,以魅力、以智慧,去做一些「修補」,那麼這一生求個安穩終老,是明眼可見的結局;

倘若在子女教養問題上,她能付出體恤和溫柔,以陪伴、以呵護,撫育孩子們成人成材,那麼在晚年時享受天倫之樂,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。

但她都沒有,她一直在「做自己、愛自己」。

奧地利作家茨威格說:「她那時候還太年輕,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,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。」

為人一世,請記得有個詞叫「代價」。世事是極為公平的,生活沒有十全十美,諸般因果,都是求仁得仁。

參考來源:今日頭條

Click to show more